English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动摇

1998-05-17 来源:光明日报 庞元正 我有话说

20年前,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席卷神州大地。这场大讨论打破了“两个凡是”设置的思想藩篱,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这场大讨论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年来,我们党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认真系统地总结20年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经验,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们党坚定地、毫不动摇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总结历史的经验,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因此,我们必须像江泽民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从理论上搞清楚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和重要意义,这是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大量事实表明,很多同志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上还不够自觉和坚定,往往不是由于不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道理,而是在怎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肯不肯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敢不敢在可能遭受压制、打击和迫害的情况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首先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真正弄通弄懂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在善于、肯于、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

我们党之所以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是为了能够制定和贯彻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制定和贯彻对于党的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因此,我们党历来强调思想路线要为政治路线服务。邓小平指出:“思想路线不是小问题,这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能不能贯彻实行,关键是思想路线对不对头。”

什么是党的政治路线?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够制定这一正确的政治路线,就是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前提条件的。此后,我们党又在这条政治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如邓小平所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的具体展开。

制定党的政治路线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同样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换言之,只有围绕着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我们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2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根本目标,我们才能发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巨大威力;反之,离开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甚至会扭曲和否定党的思想路线。

第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尤其是在重大历史关头和关键问题上敢于解放思想。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也在不断深化。我们只能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不断地从束缚我们头脑的传统思想中解放出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解决了老问题,还会出现新问题,解除了旧的思想束缚,还会出现新的思想束缚。因此,实事求是不可能一劳永逸,解放思想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实践表明,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经济特区,从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存在到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创建经济特区到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从政企分开到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等等,都是破除传统观念,冲破思想束缚,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20年来的历史表明,在我们的事业顺利发展的时候,在处理一般的问题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相对比较容易;在重大的历史关头,在改革开放的艰难时刻,坚持解放思想往往比较困难。因而在历史的重大关头,在改革开放的困难时刻,尤其要大胆地解放思想。而且愈是在重大的历史关头和改革开放的困难时刻坚持解放思想,就愈是能显示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巨大威力。20年来,我们的党和国家经历几次重大历史关头。而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无不与我们在这种重大历史关头思想解放密切相关。1978年,在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问题上,是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次严峻历史关头。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我们打破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实现了一次思想大解放,有力地推动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拨乱反正;同时,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历史功绩,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从“左”的方面看待国际国内出现的政治风波,出现了否定改革开放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潮,我们党和国家又一次面临严峻历史关头的考验。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打破了“姓资姓社”问题上的精神枷锁,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1997年,在如何推进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上,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次重大历史关头,江泽民同志发表的“五·二九”讲话和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打破了“姓公姓私”的困惑,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努力寻找可以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三次历史重大关头的三次思想解放,使我们党和国家披荆斩棘,过关夺隘,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有广阔的世界历史眼光,不但要立足于我国的现代化实践,而且要善于从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实践是理论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必须尊重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尊重实践,首先要尊重我们自己的实践。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实践去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中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效法,只能靠我们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在这种前无古人的实践中,出现失误和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关键是我们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尽快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掌握和驾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尊重实践还必须看到,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世界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现代化实践,不论是成功的,还是不成功的,又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虽然它们搞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但在它们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中却寓存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这些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遵循的。为此,我们不仅要“以社为师”、“以社为鉴”,也必须“以资为师”、“以资为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通过总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乃至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过程的经验,从中剥离剔除其反映资本主义本质的东西,总结和概括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把这种一般规律创造性地运用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从而找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

第五,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对一切从本本出发的学风,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而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又有个学风问题: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0年来,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有争论。从本本出发的学风,遗毒很深,一有机会,就会登台表演,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阻力。

从本本出发,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和只言片语视为千古不变的教条,并用来剪裁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现实生活,这本身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这种学风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当然就做不到实事求是。这种学风唯“书”是从,完全无视现实的要求,不敢越雷池一步,当然也做不到解放思想。不仅如此,具有这种学风的人还往往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拉大旗做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成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阻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孤立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反对从本本出发的学风,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历史发展的真正推动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看到,我们所从事的实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作为判断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实践标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化。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的核心,“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又是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也就是坚持真理标准,同时又是坚持人民利益的标准。正是由于邓小平和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因此他们才能够对我国改革开放中各项方针政策的是非得失作出科学的判断,才能够及时地发现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并给予热情的支持,从而真正做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有组织路线的保证,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提出,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我们的一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明明已经看到经济发展必然性的要求,但却由于各种顾虑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正视客观实际;有的干部甚至对中央的重大决策心存抵触,对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冷眼旁观,横加指责;更有甚者,一些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就是对这种情况的嘲讽。这些事实表明,除客观条件外,干部队伍的素质极大地影响着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状况。

干部队伍的素质,包括干部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文化素质、经验储备、价值取向等因素。干部队伍在这些方面的素质如何,都密切关系到党的思想路线能不能得到更好地贯彻执行。而有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至关重要。因此,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维方式科学、文化素质优良、经验储备丰富、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才能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第八,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

实践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要解决理论上的认识问题和干部队伍的素质问题,还必须从政治、法律、组织制度上解决问题,形成一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社会机制和社会环境。

邓小平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为了创造民主的条件,让人们敢于讲话,敢讲真话,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邓小平提出:“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他认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就是鸦雀无声。并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今天,我们党内外的民主法制状况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已经有了相当有利的社会条件。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由于赏罚不明,思想保守僵化、唯书唯上不唯实的现象仍然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让大多数人敢讲真话、讲实话,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社会机制。

第九,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左”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不顾中国的实际,生搬硬套。右则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当作教条,同样不顾中国的实际,生搬硬套。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都是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我们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反对任何一种错误倾向。

必须看到,我们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一般说来,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错误比较少,而且一经出现容易引起人们的警惕。一些同志更多地犯的是不顾国情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而且以这种面目出现,貌似革命,更能吓唬人,欺骗人。这就使得在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过程中,“左”的倾向成为主要的危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防止“左”,就要对“左”的表现特征,“左”的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左”的社会危害和防范处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更深层次上解决防止“左”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